这里是孩子们暖心的家

发布时间:2024-06-07 08:22:18 来源: sp20240607

原标题:这里是孩子们暖心的家

“邱少云、王进喜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任务团队,是不同时期的突出代表,他们始终激励着我们刻苦学习、努力奋斗……”前不久,在四川达州宣汉县全县中小学生参与的一次演讲比赛上,来自该县普光学校的符文琴同学落落大方、声音洪亮,她的深情演讲感染着每一位现场听众。

符文琴是留守儿童,也是周末假日寄宿学校的受益者之一:“我以前内向,胆子小,都不敢跟别人说话。在周末假日寄宿学校一年,我不仅学会了演讲,还交到很多好朋友,越来越自信了。”

达州市是劳务输出大市,也是留守儿童大市。两年前,达州市宣汉县试点探索统筹利用现有资源,建设周末假日寄宿学校,蹚出了一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位、关爱缺失、沟通缺少、监护缺乏等难题的新路。2023年,达州市在全市范围内扩面试点建设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,让留守儿童有了依靠,让基层治理更富成效。

新鲜事总是需要见证者。2023年3月30日,本报《光明调查》版推出深度调研报道《周末假日寄宿学校,守护乡村留守儿童的课外时光》,反映了宣汉县的试点经验,引起强烈反响。又是一年春来到,在大巴山鲜花铺地、渠水丰盈的时节,记者再次来到达州。此时,达州全市周末假日寄宿学校已达93所,基本实现农村片区中心学校全覆盖,4256名留守儿童过上了丰富精彩的周末假日生活。

阵地广,周末假日寄宿学校成为温馨的家

“爸爸在外打工,却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双皮鞋,我想送他一双,40码。”一名孩子在诉说自己的心愿……周末,宣汉县天生镇七里学校的舞台上,情景剧《我不再孤单》正在排练,孩子们生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。

“这部剧的创意源于周末学校的心愿墙。”七里学校校长牟治国说,学校创设心愿墙,孩子们将心愿写在墙上,学校让社会力量聚焦帮助孩子们实现心愿,孩子们也获得了课程外的新收获。

周末假日寄宿学校的首要目标,是要为留守儿童打造暖心的家。

“周末假日寄宿学校,不得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额外经济负担”。达州市的试点规则很明确,参加周末假日寄宿学校的学生仅支付据实消费的伙食费。

“政府主导、学校主体、学生自愿、全面动员”。结合实际和留守儿童寄宿管理需求,达州在试点中特别强调推进阵地标准化建设。各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场地,优化配置留守儿童活动室、心理辅导室、图书阅览室、亲情联络室,提供周末食宿、安全饮水、热水淋浴、洗衣晾晒等必要生活保障,并统筹利用“童伴妈妈”等公益性岗位,为周末学校配齐生活老师,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生活空间。

“我们这里是山区,有些学生离家二三十公里,周末往返困难,还有部分学生周末回家无监护人照护。”达州万源市竹峪中学校长曹青说,周末假日寄宿学校雪中送炭,解决了孩子们无处去、无事干、无人管的难题,让他们的周末也温暖和充实起来。

活动多,留守儿童不断提升综合素养

“周末假日寄宿学校一旦开设,就要保障长效运转。”达州的设计既讲原则、又灵活。周末假日寄宿学校,必须保障基础条件和工作力量,建立“遴选机制、准入机制、审查机制、应急机制”4项工作机制,开展“生活照料、学习辅导、安全管理、心理辅导”4项关爱活动。在这些必选项外,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和工作力量,开展不同的拓展关爱行动。

记者走访发现,各学校不仅对照标准打造了温馨的学习和生活场所,还因地制宜建立了音乐、美术、体育、非遗项目等活动&#